Sort by
Sort by

哺乳的十个小技巧,帮你打造超级宝贝

母乳喂养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儿,每一位哺乳妈妈都会遇到不少烦恼。但母乳喂养依然值得坚持,因为母乳不仅以最佳、最自然的方式为宝宝提供了最理想的营养,还为他/她的健康筑起一层天然保障,是妈妈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。

为了更高效、更轻松地坚持母乳喂养之路,妈妈掌握一些母乳喂养的小窍门是非常有益的。不仅如此,我们还建议爸爸、奶奶、外婆等妈妈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来关注这些问题。因为打造超级宝贝不仅是妈妈和宝宝的事情,也需要你们的支持和帮助。

雀巢

1、顺产妈妈和剖宫产妈妈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哺乳姿势?

答:

母乳哺乳姿势不是一成不变的,分娩方式不同、哺乳阶段不同,都会影响妈妈的哺乳姿势。请参考以下内容,妈妈可以多多尝试变换,找到最适合你和宝宝的喂养姿势。

1)半躺式
这种方式适合于分娩后头几天,坐起来仍有困难的妈妈。

2)橄榄球式
橄榄球式可以避免宝宝压到妈妈的腹部,尤其适合于剖宫产的妈妈。另外,如果宝宝很小或含奶头比较困难,这种姿势也可以帮他们找到乳头。橄榄球式还适合乳房较大、乳头扁平的妈妈。

3)侧躺式
对于剖宫产或分娩时出现过难产的妈妈来说,躺着喂可能是更舒服的姿势。

4)摇篮式
摇篮式往往最适合顺产的足月宝宝,而剖宫产的妈妈使用这个姿势可能会感觉腹部压力过大。

2、哺乳期妈妈应该怎么吃?

答:

哺乳期间妈妈为了补养身体,充沛奶水,往往认为吃得越好越有效。但根据雀巢明研究的调查显示,由于哺乳期妈妈普遍重视鱼汤、肉汤,但忌食水果蔬菜等生冷食物,导致妈妈脂肪摄入比重较高,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、维生素和纤维素摄入不足。这不仅对母乳没有益处,甚至可能损害妈妈的长期健康。

怎么吃才能奶水充足又健康?请参考以下小窍门:

首先妈妈要做到饮食均衡。日常食谱中应当包括新鲜水果、谷类、豆类、蔬菜、肉、鱼、油、坚果、种籽和乳制品,并科学搭配。

其次,坚持补钙补锌。要多食用奶制品,这是最好的钙质来源。连骨带壳食用的小鱼、小虾,或以石膏作为凝固剂加工的豆制品也可以补钙。同时,鱼、肉、核桃和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锌,妈妈可以把它们加入食谱中。

第三,哺乳期妈妈们要注意补充水分,每天保持8-10杯水为宜。不加糖的花茶或果茶、稀释过的果汁或蔬菜汁、汤以及牛奶,都可以是妈妈获取水分的来源,但一日总量请不要超过3升,过量的水也会带来负面影响。

同时,妈妈奶粉是良好的营养补充。这种专为孕妇和哺乳妈妈设计的乳制品,富含叶酸、钙、铁、锌和DHA等营养素,有利于妈妈的营养充足,而宝宝也能通过母乳获得理想的营养,健康成长。除此之外,含有益生菌的妈妈奶粉能够帮助妈妈肠道舒适,同时提高营养的吸收利用率,给宝宝更好的保护。

3、宝宝出生头几天,妈妈的乳汁颜色偏黄且浓稠,但后来就变稀了,是不是乳汁质量不好了?

答:

妈妈觉得乳汁变得稀薄了,其实只是你的乳汁从初乳渐渐过渡向成熟乳了。请不要担心,母乳不会变差,只会随宝宝成长所需自动调节成分。

按照时间顺序,母乳可划分为三个阶段:

1.初乳:产后1-4天的母乳,呈奶油色或是淡黄色,比“之后的乳汁”更浓厚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益生菌、益生元和特殊脂肪酸,特别适于刚出生的宝宝。

2.过渡乳:产后5-15天分泌的乳汁,它具有更多的能量、脂肪和维生素,以满足宝宝不断变化的营养需求。

3.成熟乳:在产后2~3周之内,妈妈的乳汁逐渐转变为成熟乳。成熟乳在成分上不再发生大的变化,可以为宝宝生长发育提供均衡的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。

4、新生宝宝经常“找奶”,他/她究竟一天应该吃多少次?

答:

一般情况下,刚出生的宝宝24小时内哺乳8-12次,每次15-45分钟左右是正常的。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,哺乳的次数越来越少。第一个月后,按需哺乳的宝宝通常24小时内要哺乳5-12次。

宝宝每次吃奶的速度也不是固定的。有些宝宝会在5分钟之内吃完一侧乳房,有些宝宝则需要20分钟以上。当宝宝吃完一侧后,妈妈可以先暂停一下,如果宝宝“没吃饱”,再用另一侧乳房喂哺宝宝。

当哺乳稳定后,宝宝会根据自己的“需要”定时吃奶。所以妈妈不用担心,让宝宝来控制母乳喂养的节奏吧。

5、如何判断宝宝是饱是饿?

答:

宝宝哭闹是饿了吗?宝宝吃一会儿就不肯继续了,他/她吃饱了吗?新手妈妈往往会有这些困惑。

其实宝宝天生就知道该吃多少,他/她会用一系列的方式告诉你:“妈妈,我饿了。”或者是:“妈妈,我吃饱啦。”充分尊重宝宝的意愿,不仅能恰如其分地喂养他,也可以将哺乳时间变成你和宝宝共度的欢乐时光。

观察以下信号,了解半岁前宝宝的饥饱情况:

饥饿信号:宝宝表现得平静又警觉,眼睛快速转动;用干净的手指触摸宝宝的嘴角时,他/她会转过头并张开嘴寻找;宝宝可能开始渴望吮吸手,并砸吧嘴唇;如果饥饿信号始终未得到答复,宝宝会表现出烦躁,然后哭闹。

饱腹信号:宝宝对吃奶不再有兴趣;不再含着乳房;变得安静和放松,甚至睡着了。

6、母乳喂养难以直接观察到宝宝的吃奶量,妈妈要如何判断宝宝吃好了呢?

答:

  • 妈妈可以通过宝宝的行为、体重、排便和心情变化,来判断母乳喂养是否有效。
  • 每24小时至少哺乳宝宝8次;
  • 出生一周后,宝宝每天增重约30克;出生10天时,回到出生时体重;
  • 宝宝每24小时有6次或以上的小便,至少有三次金黄色的软便;
  • 妈妈能够听到宝宝吞奶的声音;
  • 每次哺乳后,宝宝变得放松和满足;
  • 喂哺间隙,妈妈的乳房感觉越来越饱胀,喂完奶后乳房变软;
  • 哺乳对于妈妈和宝宝都是一个舒适的过程。

7、宝宝喝完奶后常常吐奶,应该怎么办?

答:

宝宝的胃容量非常小,而且呈水平状,再加上食道短而窄,防止食物反流的括约肌发育不完善,所以出生头几个月较易发生吐奶/溢奶。尤其是如果宝宝吃奶时吞入较多空气,或吃奶量过多,更容易发生吐奶/溢奶。这些是正常的生理状况,妈妈都无需过度担忧。如果宝宝出现溢奶/吐奶,妈妈可参照以下措施来照顾宝宝:

  • 注意喂奶速度。对于吸奶过急的宝宝,在其吸入15~20口奶后,妈妈可以暂停一下,轻拍宝宝后背,休息一会再喂。
  • 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来拍嗝儿。
  • 5-10分钟后再让宝宝躺下。可以让宝宝身体向左侧卧,整个上半身躺于15-30度斜坡的床垫上,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机会,若发生溢奶吐奶,这个姿势也可以预防宝宝被乳汁呛住。
  • 让刚吃完奶的宝宝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,不要逗弄或搬动他们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给宝宝拍嗝后,情况仍不见好转;或呕吐物中带血丝,吐奶后出现呛咳等现象,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。

8、宝宝不爱吃母乳,怎么办?

答:

首先,请关注宝宝的饥饱信号,也许此时他/她根本就不饿,自然就不肯吃奶了。

其次,乳头混淆也会导致宝宝拒绝吃奶。使用过奶瓶的小宝宝会发现——奶瓶吸吮起来毫不费劲,比在妈妈胸口“使出吃奶的劲儿”来嘬要轻松得多了,于是下次他/她就不愿意从妈妈这里喝奶了。如果是这种情况,请立刻停止使用人工奶嘴。妈妈可以尝试给宝宝更多的身体接触,让他/她多吸吮乳头,或是在喂哺之前挤出一些奶水,以此鼓励宝宝。耐心和坚持是解决乳头混淆的关键。

第三,生理性厌奶也是宝宝不爱吃母乳的原因。在宝宝6个月以后,可能不再一鼓作气地吃奶,而是吃吃停停,断断续续,有时还唧唧咕咕地发出声音,这种暂时的厌奶状况就是“生理性厌奶期”。而在出生后19-20个月龄左右,由于辅食种类的日渐丰富和口味的不断增多,宝宝可能会出现第二次厌奶期。

此外,宝宝生病(胃肠不适、耳部感染、口腔溃疡等),出牙,妈妈换了润肤霜,乳房的气味闻起来和以前不一样……宝宝都可能通过拒绝吃奶来表达自己的不适或者不习惯。随着宝宝恢复健康或者适应了新情况,拒绝吃奶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。

9、纯母乳喂养的宝宝,便便看起来很稀,这样正常吗?

答:

别担心,这是正常的。纯母乳喂养的宝宝,往往便便看起来比较稀,呈糊状、水样,或软膏样,均匀一致,便便中还可能有黏液或奶瓣。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可以增加便便中的水分。不仅如此,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次数会比较多,3-6次都有可能,甚至更多次数都可能是正常的。

到2~3个月后,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规律会发生改变。从每天都排便变成好几天不排便,但排出的大便为黄色软便或者糊状便。这是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越来越好,能够充分地消化、吸收母乳,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,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致。

只要宝宝进食、睡眠正常,无明显哭闹,体重增长也正常,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糊状便或软便,妈妈就大可以放心。

10、宝宝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或钙吗?

答:

宝宝不需要额外补钙,但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D。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版最新居民膳食指南-婴幼儿喂养指南也建议从宝宝出生后2周左右到他/她半岁前,每天需补充400 IU(10µg)。可以采用维生素D油剂或乳化水剂,每次哺乳前先将滴入宝宝口中,然后再哺乳*。平时也可以多带宝宝晒晒太阳,获取维生素D,促进钙吸收。